- 个人IP就是个体人格的互联网化,个人IP就是聚集粉丝,打造你的影响力,帮你出名,这样可以便于做任何事情。
- 你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主动找你合作的人越来越多,你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 个人IP打造过程,就像打造你的个人履历一样。
第一点,个人定位:
一、发展方向定位
- 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价值观测试、12个问题、两大参照物:偶像、朋友)
- 能力、天赋、时间:在自己天赋范围之内发展,才能让自己事半功倍。人的能力是以往积累、努力的结果,还有一部分能力跟天赋有关。
- 方向:知识IP方向(知识达人)、网红方向、技能专家方向(增长、裂变)、超级节点方向(特别有人缘,善于与人沟通,成为高端人脉超级节点)
- 变化:锁定最终目标,敏感发现趋势,及时进行升级。举例:李叫兽、papi酱、咪蒙、罗振宇变化之道、咪蒙变化之道(转型知识付费)
二、专业方向定位
- 怎么从营销角度,反推你的定位:营销的根本在于满足需求,定位的根本在于迎合需求。我们的个人IP一定是迎合满足的部分人的某类需求,才能让大家记住你并且喜欢你。其中,需求包括:生理需求(衣食住行性、欲望挑动型)、社交需求(爱情、友情、八卦)、安全需求(人身、财产、家庭安全)、自我实现需求(职业规划、个人形象、各种技能)。总结:结合方向,找到痛点,进行满足。(红遍岛国的大胃女)
- 从哪里去找捅破天的那根针:一招鲜,吃遍天。找到一个能在未来做到第一且唯一的专业进行不懈的努力,那以后就凭这一个专业或就这一个点就能成为大的IP。方法:找到对手(找到你所在专业领域已经特别成功或者未来能成为你竞争对手的那个人,去研究、模仿他)、细分深挖(对这个竞争对手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瞄准最字(从竞争对手或专业领域中找到你的专业定位发展机遇,一定要找到以后能做到最好的,领先那个领域,在夹缝中找到自己最强项,最有可能做到第一的那个方向)。举例:阿文老师PPT,把自己定位为最色的ppter,在秋叶PPT品牌当道时另辟蹊径。
- 学会跨界混搭,让你快人一步:不想当将军的厨子不是好裁缝。要点在于优势组合,创造第一。规律:只要你跨界混搭,就很容易创造出各种第一,而且能够迅速成名。举例:江小白-最文艺的白酒;张帝-急智歌王;宗毅-特斯拉充电桩贯穿中国第一人;章蓉亚-最会玩微博的妇产科大夫。跨界混搭注意点:1. 必须能够持续产生内容。如果你跨界跨的都是我们不熟悉的领域,自己也很难产生内容,那是不行的。2. 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受众。不能是跨界之后的领域特别狭窄。一个大IP一定是一个相对大众的领域才能达到的。
三、人设方向定位
个人IP一定要有一个初始的人物设计。你想要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这一点你才能够让你的优势特点更加明显,让大家更容易记住和认识你。(凸显自身)
- 参照物的反向定位法。故意对照一个参照物,反向进行自己的定位。要点:制造对标。举例:郭德纲-非著名相声演员,对标的就是著名相声演员。新浪出了一个平台“明日头条”,对标的参照物就是“今日头条”。
- 一眼难忘的特征定位法。自己的外在方面可以强化的特征:可以强化自己的性格特征(性格比较直爽)、服装特征(总是戴个帽子,总是穿黑T恤)、外貌特征(嘴巴特别大)。
- 抱大腿定位法。能迅速提升逼格的定位法。想办法跟你要定位发展的领域内大IP沾边,比如:北乔峰南慕容(慕容武功比乔峰差太多,于是慕容抱乔峰的大腿,名声打响)
第二点,技能速成(专业技能、演讲技能、链接技能、认知升级技能、刻意练习自我迭代技能)
一、专业技能:
做个人IP一定要某个方面特别出众才行
- 要有空杯心态再次进行专业领域系统学习和经典书籍研读
- 把行业里的大咖全部约见一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做提高。可以通过在行平台约见:预先做足功课,约见时跟行家学习秘而不传,积累了几十年的顶级经验+人脉链接
- 分享才是飞速提升的法宝。分享其实就是倒逼自己输出,迅速把自己掌握的技能、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升级升华:笔记分享、讨论分享、讲课分享、文章分享。
- 别忘了管用的小仓库法。在专业技能的修炼方面,一定要多注意积累,包括:知识积累、话术积累、感悟积累。形成自己专业技能的小仓库,让输出更高效。
二、演讲技能:
作为一个大IP,肯定是要出来卖的。在这个时代,不是你躲在幕后就能当英雄的时代,你肯定得不停的出台演讲,让更多地人知道你的思想,知道你的形象和你的能力。
- 作为演讲技能训练,每天拿出十分钟来做三件事,就能迅速提高演讲能力。三件事:口腔操、绕口令、小笑话。
- 表格化演讲技能修炼:台风手势、眼神表情、逻辑条理、声音魅力、感染力
三、勾搭链接技能:
个人IP的打造一定不是单打独斗,一定要链接更多地人脉,提高自己的势能,加速自己的发展。
勾搭链接技能的关键有四点:
- 投石问路:全面撒网,重点捕捞(列出对个人IP有用的全部人脉名单,既要全面撒网,又要对链接可能性高、作用大的进行重点勾搭)
- 精准打击:知己知彼(清楚正在链接的大咖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正在做什么)
- 勾搭互动:想办法得到回应(就算在微博上回复了你,那也是跟大咖更近了一步)
- 价值共享:要对别人有用(在勾搭前要想好你自己对别人有什么用)举例:彪悍一只猫在成名前一直找大咖对大咖进行报道,这对大咖来说增加了一个曝光渠道,愿意跟猫叔进行链接,猫叔为人仗义,所以交到了不少大咖朋友。
- 升级你的认知系统:先知先觉,把握风口。如何提高认知系统:① 提升敏感度:形成习惯敏锐的在别人都没发现风口的情况下先发现风口,关键在于形成习惯:分析对手的习惯、分析数据的习惯、分析专业的习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自己的确定性,形成习惯,就是自己的确定性。② 强化专业度:建立系统需要对自己每天的新知识进行总结,把知识点串点成片。慢慢的就搭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③ 保持清醒:实践迭代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打脸是很正常的事情。举例:罗振宇的创业逃亡。
四、掌握刻意练习秘籍
决定你成为顶级专家的秘诀,在于训练方法。
- 找到自己的学习区,把你要学习、掌握的技能拆解得越细越好,拆解成很多的点,然后定位自己的练习区间,这个区间不是你很容易就能做到的区间,也不是你不可能做到的区间,然后进行练习。找到学习区的关键在于定位区间。
- 大量反复刻意练习:让自己不舒适才能带来管道跃迁,重复枯燥,才有更好的效果。
- 及时获得反馈:镜子+教练+粉丝+总结,及时发现哪里需要改进,需要注意,下次才能迅速提升
第三点、优化形象
只有拥有好的个人形象,才能成就大的IP
一、内在形象才是关键
出名快靠外在,走得远靠内在。举例:芙蓉姐姐,靠外在出名快
- 找回自己做IP的初心,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比如樊登老师的初心就是:让三亿人养成阅读习惯
- 受众情绪是你要考虑的第一要素。不要做与公众情绪相对立的事情。比如咪蒙老师,迎合相当一部分公众情绪,鸡汤文让人容易接受。
- 其实没人喜欢负面人物。比如芙蓉姐姐的逆袭。要刻意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
二、别人一提到你都会想到什么
别人一提到你就会想到你的形象,能够直接把你的形象植入别人的大脑。
- 其实就是标签效应。所以,只需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比如:爱心哥、靠谱妹、温暖大叔如何找到自己的标签:① 从角色角度进行思考:你是干什么的?比如,社群导师高兴,就是标签,提到高兴,除了霸王课就会想到社群,提到社群也会想到高兴。② 从特色角度进行思考:性格气质的突出特点。比如,仗义哥,仗义就是你的特色。③ 从专业角度进行思考:擅长的是什么?比如,最色的PPT老师阿文老师,擅长PPT配色,以后一想到PPT配色,就会想到阿文老师。
三、起好名字:为什么陈港生改名成龙就火了
原因在于陈港生这个名字不容易被人记忆被传播
名字三要素:
- 容易记忆:没有歧义、中文优先、考虑叠词、数字字母(大S、小S)生僻字可以拆分念:于水水,于淼
- 容易联想:容易联想到行业,比如高社群,就容易联想到社群行业。容易联想到形象,比如赵闯闯,很容易让别人知道这是个敢闯敢拼的人。容易联想到熟悉的人或物,比如大象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象,觉得这个人很踏实。
- 容易好感:就是内涵、寓意要好。比如王美丽,容易人想到这个人很漂亮。
- 名号比名字更重要:比如,豹子头林冲、拼命三郎石秀
四、成大事者更要注意外在形象,要注意小节
举例:杨澜老师-形象永远走在能力前面
心理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产生的信任度,是来自语言7%、语调38%和形象55%三个方面。
- 外形三要素:保持特点:兔牙、大嘴、小眼睛,其实并不难看,如果一个人呢在外形方面没有特点,那这个人在外形方面也不是成功的。衣着得体:精致、合体、个性,配饰及配件招牌动作:出场、挥手
五、IP,就是用故事承载你的符号
优化外在形象方面需要一个你自己的故事。(褚时健、放牛哥)
选取你可以打动别人的一件事,方法:选题+设计
- 选题:① 我是英雄:老罗砸冰箱② 我很神奇:别针换别墅③ 我很正宗:恰恰香瓜子④ 我能逆袭:周星驰确定选题后要确定四个步骤:注意收集相关素材,然后进行编导打磨加工,再次挖掘有关经历进行补充完善,最后通过试讲的方式让别人提出意见建议,再次进行升级和修改。
- 故事内容的设计有三个关键词:① 情绪:逆袭的故事更受欢迎② 冲突:看热闹是人的天性,怎么矛盾怎么来,引起共鸣③ 悬念:制造好奇再给出答案,并且要善于制造意外
第四点、内容打磨
一、任何个人IP的塑造都离不开自媒体内容的打磨,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是0成本从0到1打造个人IP的必经之路。
- 从用户内心出发才能写出好内容。有5个关键点:大家为什么把你的文案转到朋友圈。转发才是爆文的关键。分析用户为什么会点击,为什么会分享。用户愿意点击,原因在于:使人共鸣、使人好奇、使人想学;用户愿意分享,原因在于:有争议、有意思、有形象(文章中展示自己的形象)
- 什么内容让用户看完欲罢不能① 管用有效:可以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得到、凯叔)② 成本高昂:不看完损失巨大(金融理财)意外奖励③ 招牌动作:每篇内容后,都有小惊喜(回复关键词,获取资源)
- 读过你的文章,为啥没什么印象?加深用用户印象的三大规律:① 三大重点:开头、高潮、结尾② 未完待续:人的本能就是有始有终③ 反复对比:人性是可以被引导的(在文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容易加深用户印象)
- 如何在文章或者内容中卖货,用户不反感① 主题相关:夏天为什么容易晒黑?+防晒霜② 利益交换:赠送活动之后的互惠心理③ 事先告知:关键在于广告一定要软
二、关于爆文写作的各种实战套路
- 关于好内容的两大误区:① 垂直领域发力,面窄量低。爆文都是大众领域② 纯干货技能,有收藏无转发
- 怎么过个靠谱的标题党① 隐藏关键信息,引发答案好奇:那晚如果我没喝醉。。。② 撩动大众情绪,尽量争取共情:对员工残酷的公司最后都挂了③ 数字对比明显,反差越大越好:月薪3千和月薪3万文案的区别
- 关于蹭热点的正确姿势别跟别人比拼文笔,要跟别人比拼思维① 姿势一:信息整合,节约用户时间(把当天所有跟这个热点有关的文章做一个综合总结,这样用户就可以了解关于这个热点的全部精华内容):一篇文章带你看遍今天热点报道② 姿势二:内容深挖,满足用户传播:关于xx热点,你不知道的事情③ 感性表达,释放用户情绪:炸平小日本,保卫钓鱼岛
- 有没有一种内容大家都愿意看① 观点冲突:选择大家的观点,撰写相关文章:剩女该不该去相亲② 世俗冲突:打破潜规则:和尚与尼姑在庙里成亲③ 权益冲突:侵害权益的反抗:加班狗也有春天④ 约束冲突:选择用户的痛点:妈,别再逼我去相亲了
- 关于好内容的各种注意事项① 短+有期待:比如拆礼物包装,疲劳期是8分钟,时间不可太长② 细+有模拟:文章要注意细节,考虑用户行为。阅读时间告知(文章读完需多长时间)、关注方式引导③ 美+有画面:人们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说人话,制造画面感④ 精+有装逼:追求拍板、文字、内容的极致。宣传自己的精致
- 爆文写作技巧点:① 帮助用户表达② 标记情绪语句③ 结尾直击人心
三、如何保证好内容的持续补给
- 建立内容重组库(日常要注意挖掘和积累四大类的情况内容,在用的时候进行重新组合,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内容了)① 选题库:针对性选题,看对手、看大号、看行业。遇到好的就存下来② 标题库:看热文、看新榜、看微博、看头条。通过这些方式找到受欢迎标题,也保存下来③ 内容库:深度解读和学习个人IP领域内书籍,系统化提升内容质量④ 偏门库:冷知识/老知识+新形式
- 调整内容表达方式这个领域内容也就这么多,调整表达方式就相当于创造了新的内容
- 变换内容的产生源我们不用总想着自己产生内容,可以从其他内容源入手,找到更多内容① 互动内容:可以是你跟粉丝或行业专家的对话内容,也可以是邮件往来内容等等总结② 话题内容:你可以抛出一个话题与你的粉丝一起讨论,这样就会围绕这个话题产生很多内容,可以用于你自己的内容了。③ 活动内容:个人IP稍微有点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就可以考虑社群化裂变和运营,你所组织的社群活动也会成为你的内容源。④ 用户内容:你的粉丝写的相关东西或直接跟粉丝征稿,那也能成为你的内容源。粉丝和用户会对你更加忠诚。⑤ 实践内容:写听课笔记、写践行清单、写践行笔记(心得、故事),之后输出成文章。深入研究、实践并做出成绩,持续在网络上输出相关的高价值内容,并留下联系方式。
- 你得打开更多地内容思路有趣比有用更重要。屏读时代,没人喜欢纯干货的内容,都喜欢能调动我情绪的内容。如何能调动情绪?① 制造反差:这是喜剧基础,就是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包袱。有反差,小孩被逗乐② 描述具体:要做到有趣,就把文字做到有画面感和感受感更强烈一点。今天真冷-今天冷得耳朵都要冻掉了③ 适度夸张跨界比精神更管用。比如:农夫山泉+网易云音乐,把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印在农夫山泉包装上是一个很好地内容形式。如何跨界?① 重组资源② 更新表达:把文案用抖音拍出好玩的短视频来③ 改变常态:平常严谨严肃,偶尔逗比一下
- 给自己的内容创作整个加油站① 发现兴趣点:从枯燥、重复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每天打400个鸡蛋② 建立关联点:学会内容联想③ 涉猎杂一点:单内容多知识。比如社区引流,可以从工具层面、从媒体层面、从裂变活动组织层面、从kol人脉链接层面、从BD合作层面,找到更多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虽然内容单一,就是数据引流,但是知识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拆解,这就需要你的涉猎范围更杂一些,才能把内容做到更充实更好。
第五点、持续引爆
我们的目标是:名利双收!
- 布局媒体矩阵,边收钱边聚集海量粉丝① 选好首发平台,这里有两个重要原则:扶持最大原则:流量+现金+关系(比如今日头条会跟你的悟空问答绑定关系,回答一个问题会有丰厚奖励,拿下跟平台关系、跟平台签约也是特别重要的)内容适用原则:订阅封闭类、智能推荐类、答疑解惑类。内容属性不同,适合首发的媒体平台也不一样。② 布局媒体矩阵。将内容再次发布到其他平台,这里有两点注意:注意转换复用:可以把文字录成音频,音频配上PPT转成视频,这样内容就可以复用很多注意时间顺序:特别是智能推荐类平台一定要优先发布(今日头条定为首发)。正确发文顺序:智能推荐平台首发,过半小时后再发布到其他平台(公众号、百家号等)③ 聚集铁杆粉丝:通过价值吸引的方式,把更精准的铁杆粉丝一定是积累到我们的个人微信号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后期的运营、转化和传播。那做个人IP一定要有不少于3个以上最好有5个以上的微信号,专门用户沉淀自己的铁杆粉丝。其实,你有了1w以上的铁杆粉丝或者是好友你就有了初步的IP影响力了。
- 个人品牌如何一夜成名,迅速爆红的各种捷径分析① 参与节目:网络流量巨大,只要看到合适机会,这些网络节目一定要报名参与,一旦入选,就意味着你的成功要比别人更快一点(奇葩说、火星情报局、最强大脑)② 标新立异:特别的与众不同,这样出名还是很快的(金星:毒舌、蔡康永:大鸟)③ 引起争议:用一个亿发奖金,用自己的产品泡妞(余佳文、凤姐)
- 运营手法才是粉丝10变10w+的关键① 重视线下活动:线下才是与粉丝建立强关系的关键,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多组织线下活动② 分析用户需求: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但需要让部分人更喜欢你。就是时刻分析用户需求,感知用户需求变化和真正痛点,然后满足用户需求③ 提供更多价值:有价值就有粘性,有付出就会有传播
- 只需一招,迅速奠定你的江湖地位出书。出书不仅能够树立你的权威,还能让粉丝更加信任你。① 题材选择的两种思维:故事思维:人们更愿意听跌宕起伏、挑动情绪的故事差异思维:不同视角看待常规问题② 风格确定的三种类型:解读型:易中天品三国纪实性:拜访行业大咖手记(彪悍一只猫)案例型:各种案例分析(增长黑客)讲解型:专业知识讲解(引爆用户增长)③ 出版发型的两个妙招平台合作出版:省钱省推广众筹记录出版:留下所有人的名字
- 怎样成为别人的谈资作为一个大IP,衡量的维度就是有多少人愿意谈论到你,那如何成为别人的谈资?① 攻克节点:节点就是能够影响更多人的那个人或平台(霸王课攻克节点:优酷、喜马拉雅)。攻克节点有一个很好地方法就是付费链接法:在行,攻克上面的每一个人,就相当于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② 打动权威:得到权威们的肯定,比自我宣传更重要。如何得到权威的肯定?提问请教法:你提问请教的过程,就是让权威了解认识你的过程征求意见法:你可以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让权威熟悉,最终得到权威的认可联合署名法:不论是出书还是发布作品,都会采取邀请权威联合署名的方式,借助权威的势能,打造个人IP③ 创造信任:怎么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那些节点相信你,就需要坦诚+真诚。一方面,宁可不说也不要说谎;另一方面,有了问题就真诚的承认。
- 可以借助的力量还有哪些① 强复制:研究和模仿对手是成功的第一步。对手是怎么让自己出名的,你完全可以模仿照做② 广社交:你自己的水平,就是你身边5个好友的平均值。频繁接触,碰撞机会③ 重粉丝:采取社群运营的方式,引爆粉丝红利
第六点、商业变现
我们的目标是:名利双收!
如何获利,实现个人IP的商业闭环
- 圈子服务:让你的粉丝价值千万。知识型IP用的比较多,比如小密圈、知识星球、轻社群优点:可以直接把IP的影响力变现,并且通过收费的方式绑定粉丝关系,增加粉丝粘性圈子服务要注意3点:① 注意心态转化:注意粉丝心态的转化,做好服务② 注意目标延伸:不要把圈子服务收的钱当做是你获利的唯一手段和目标,通过圈子服务费,你就能实现更多粉丝粘性,并且肯定还有其他的延伸变现方式。③ 注意服务节奏:最好形成自己的固定服务项目的时间节奏,特别不可突然之间特别密集的安排活动或输出,突然之间又一段时间没有动静,要注意节奏。每天干什么,每周干什么,都要安排非常清晰。计划内容沉淀在什么地方,都非常明确。总之,就是要让大家觉得每天都有期待,时时都有新的价值。
- 出台培训:常规但是有诀窍的变现手法。个人IP大多数在专业技能领域有一技之长,课程培训输出自己的经验也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① 多方平台露脸与自有平台相结合。打造个人IP最终也要形成自己的自有平台,个人IP的重点是做IP方向的平台,打造更多地个人IP。比如逻辑思维,罗振宇老师先是做自己的个人IP,吸引大量粉丝到逻辑思维公众号,最终做的是得到平台,打造了很多大的IP。我们也要做到以终为始,不走弯路。② 出场培训与书籍出版相结合作为大IP肯定要有自己的代表作,肯定会越来越忙,那就需要从一开始就把培训和写作结合起来,培训的内容多了,书自然也就写出来了。
- 人脉中介:凸显你的节点价值个人IP肯定是你粉丝的节点,能够接触很多粉丝,大家的情况你了解的最多,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很多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很多事情有的人觉得很难,但有的人要么有特长,很容易就做到;要么有人脉,很轻松就搞定。那作为粉丝节点,你就可以做一件拉皮条的事情,把大家的供需匹配起来,从中你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
- 广告代言:跟广告商达成双赢① 注意宁缺毋滥:代言商品的品味和逼格也代表了你的品味和信誉② 注意巧妙植入:硬广绝对不能有,创意但是真诚的广告方式才是广告变现的正确方式③ 注意合作信誉:有问题要跟广告商提前说明,投放效果不好广告就不要接,保证自己跟广告商之间的信誉
- 资源整合:你最容易忽视的巨大宝库你的粉丝当中有些人和资源只要整合到位,能量是非常巨大和惊人的(如:28推)① 要注意挖掘② 要利益设计:资源整合过程中要做好互利共赢、多劳多得的相关机制③ 要后果倒推:在整合资源的时候就要想好以后分家后的玩法,这样才能够更加高效的整合资源
- 自有产品:创造你的头部价值个人IP一定要有个人IP化的自有产品才行。一方面,自有产品利润最高;另一方面,自有产品才能有利于把个人IP品牌化
- 出书撰稿:名利双收且正向循环起来
- 高管投资:借助更大力量实现自身价值。个人IP另一种变现方式就是当高管或者拿投资,也就是拿高薪或者当老板拿投资比如:papi酱,现在是当了百度APP的首席内容官,拿高薪水;同道大叔,个人凭借星座漫画火了之后拿到了3个亿的投资
- 其他可能个人IP的商业闭环
三个个人IP打造的建议:
- 干比学更重要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干他一票!高兴老师标签:社群专家。多听课无益,直接上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拓展更过技能,才是正道。
- 改比错更重要一提到实践,很多人畏手畏脚,怕自己个人IP越大,出错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其实,远不用考虑那么多,再大的人都会犯错,在打造IP的过程中,迭代更新能力永远比执行能力更重要。
- 续比变更重要个人IP越大,就会遇到各种诱惑巨大的机会,虽然说我们肯定会结合机会和资源,升级迭代我们现有的IP定位,可是一定要考虑已有的资源和已经具备的技能。机会虽多,诱惑虽大,但是有延续才会有更快的发展,做减法比做加法发展更好,你要有了一针捅破天之后才考虑多方发展,打造平台。
坚持投资自己,坚持深耕朋友圈
定位:三步打造你朋友圈的名片
- 个人头像:设计第一印象,专业靠谱又可信,要利于粉丝了解你,拉进跟粉丝之间的关系
- 微信昵称:打造行走的广告,上口难忘易传播。昵称禁忌:营销气质明显、记忆难度太大、奇葩二次元类成功的名称=成功的个人品牌名称:易称呼、易联想、易传播如何取一个好昵称:原名/昵称:原基础进行演变+简化谐音梗:忘简单书写、容易记忆的方向走、有画面感(剽悍一只猫)嵌入常见词:水果、蔬菜、动物、称谓
- 个性签名占领专属标签,独特好记显价值
目标:重新定义国内增长概念,建立系统化运营增长体系,从基础出发,引领增长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