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
·
13 min read
·
- Views
去新公司做用户增长时请注意以下要点
一定需要时刻拥有某种产品层面的思考,才会拥有更大的可能
Copied
用户增长
·
13 min read
·
- Views
去新公司做用户增长时请注意以下要点
一定需要时刻拥有某种产品层面的思考,才会拥有更大的可能
Copied
1、当我还在饿了么工作的时候,在某次我认为老板的方向不是很合理的时候,我就曾经通过这套逻辑完成了与老板的沟通和说服,从而为我自己争取到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空间,而不是老板给了我一个事,我明明感觉它不靠谱,还必须得硬着头皮去做。(比如A和B要求我去做微信群收徒,当时就应该跟他们分析说明做微信群肯定不行,然而我并没有努力争取不做微信群,而是硬着头皮去做,结果肯定不会好。浪费了自己做增长的时间和机会。以后不管去哪家公司,肯定不做微信群,所有关于社群的讨论我一概不说话,一概不讨论不参与,不接任何微信群运营工作,同时说明原因)
2、当遇到要我做一些基础工作但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并且需要花费时间的工作,坚决不接,这些事情不能显著带来成绩的事情我不能花时间做,做了就会导致我短期内没时间去思考如何给APP带来增长,不能完成指标就相当于我没有产出,没有产出就不能有很好的话语权。这些基础费时间的工作会害了我,因为这些工作就算做好也不会得到领导认可,领导只关注你带来多少增长。解决方法:比如A让我做收徒数据表,这个很费时间,同时也是机械性重复劳动,我当时不得不接。但我应该即使提出让他尽快自动化生成数据或者应该让他招个基础运营来代替我做这些基础且费时间的工作,这样我才有更多时间用于思考如何来实现增长。
3、如果你是做运营的,那么你一定要强势。一定要实现运营主导产品才可以,不然这个公司我可以不干。
4、既然是要实现运营主导产品地位,那你一定是要足够强势到给产品提需求,同时坚决不能听产品指挥,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做事准则以及对这个工作的思考,我比产品要大或者大家地位是平等的,我不在你产品下面,切忌以商量口吻去提改进建议或者低声下气的去询问能否改动或者这样改进更好。这种方式是错的,一定要强势且理由充分告诉他你做的功能不对,要这样这样改数据才能好。给他下马威,我指挥他工作,这样运营地位才能确立。
5、做活动或者做增长目标时能通过产品内部功能做活动的就一定要让产品开发功能,千万不要花时间去人肉做活动,不要在产品外做活动,浪费运营精力。我应该充分调动产品精力,利用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为我们运营目标服务。同时,能用技术解决的事情绝对不可以用人力来解决,这个一定要强势拒绝人力去做。比如我前面微信群收徒活动,明明可以通过技术来实现自动发分,可是老崔为了节省技术资源和技术人力开发来让我通过人力来去统计和发分,让我很累,浪费了很多我本来可以花费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做好这个活动的时间,大量时间花在了统计人数上,最终活动失败,我的个人时间和精力也是白花了,没得到领导认可,给我微信群运营打了20分。这里我也没有争取技术开发的配合资源,硬着头皮自己默默不情愿的做了,明知结果不好还做,其实是浪费各自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促使我没有产出白做事情和被辞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6、一定一定要时刻向产品提需求,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向他们提要求。做增长(拉新)首先从APP内活动做起,先从APP内寻找增长点,再到APP外去做拉新增长。毕竟利用现有用户去代用传播和分享拉新要比去外面花钱买用户要来的便宜和简单,可操作空间也更大,效果也更显著。这里APP内活动或功能我们一定要向产品提相关需求,通过增加产品内新功能或者新模块来实现我这边运营的活动方案,让技术去开发,最终在APP内上线活动,我们在APP内运营活动,去看数据效果,带动活动在APP内外传播。一定不要人肉做活动,这个花费我运营自己的时间,费力不讨好,应该花费产品经理和开发的时间,才是明智做法。因为我有自己的KPI,凭什么花我自己的时间,我应该把时间留给自己对于活动效果跟踪和思考分析上面,而不是人肉去做活动,最终导致花了我自己时间还没效果,自己还累还得不到领导认可的可笑境地。
7、我们都知道,很多运营同学在做的事情都是一种类似于“依靠个人的人肉时间投入来辅助产品运转式”的工作,比如审核、打标签、“人肉”发各种优惠券、做活动等,但如果你长时间做的都是这一类工作,无疑是没有前途的。我个人的观点是,运营做到了一个阶段后,一定需要时刻拥有某种产品层面的思考,才会拥有更大的可能,即:面向我当前存在的具体运营需求,如何可以借由一些产品机制的变化来帮我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它?这里我举个最近看到的例子,试想一下,假如你是知乎Live的运营负责人,当前面临的具体需求是要拉升知乎Live的整体用户报名数,你会怎么做?我猜有人可能会说要做活动大促,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做更多站内站外的推广和曝光,等等。然而,知乎是怎么做的呢?知乎的做法远比大多数人能想到的更为轻巧,简单说,他们上线了一个“Live主讲者可以直接给其他人赠票”的功能。这个功能的使用,是Live主可以在自己的Live页面下点选“送票”按钮,然后选择要赠送的对象,于是,对方就会收到一条私信。比如知乎大V刘飞给我赠送了一场他的Live。
8、去新公司做用户增长工作,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想一些站外拉新方案或者什么微博活动之类的东西,特别切记社群不要碰,费力不讨好的没用东西。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数据分析工作,可以向数据分析师提需求,让他给出我们目前APP内的所有转化流程数据,找到我们核心用户数据和转化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是哪一步流失最大,哪一步出现了明显问题,通过分析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来一步步找到解决方案。不是一上来就开始想APP内的活动,提出创意活动(这些放到后面做,优先做优化,这个见效快并不费精力,通过这个来树立我自己运营的权威,由这个见效来得到领导认可)
9、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影响产品增长拉新最大问题后就开始着手进行优化和解决(如上图,显然可以看出问题出在收徒活动页,很多用户不去收徒,这时要分析用户不收徒的原因是什么),此过程中不断向产品提出需求并让他们配合改动产品内活动页面或者相关功能、布局、按钮等来优化各转化路径,实现最初一波用户增长。
10、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借此机会和产品经理不断讨论沟通,这时我要借机学习熟悉我们的各项业务和产品核心数据及业务模型,同时要不断体验我们的APP,熟悉并优化新用户转化流程和路径,不断优化APP内各项功能和引导,提升次留和用户活跃,反推用户增长和拉新效果增大。(减少用户流失其实也能减少拉新成本)
11、等APP相关转化路径优化好没什么问题后我在此时就开始要思考各种创意,做APP内活动,提供APP内活动方案,向产品经理提出活动需求,他们负责实现,在此过程我需要不断跟进同时把关活动方案的落地和控制最终活动实现和最终效果。
12、在不断做APP内活动并有一定拉新增长效果后这时需要向公司申请更多资源用于站外拉新也就是投放。主要以线上投放为主,加以站外活动配合,此时产品将迎来真正的增长爆发。也只有在前面两步:APP内转化流程优化和APP内活动策划导致拉新增长出效果后才有资本向公司申请更多资源,因此这些都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结果,需要循序渐进,做好一步步的走向和后续方案,才能运筹帷幄,实现最终的增长成功。
20 篇文章
74 个话题
- 次访问